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文化园地

玩转科学 !不一样的暑期托管班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编辑:新闻中心

  为缓解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k8凯发各成员单位创新推出爱心托管服务。这个暑期,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将科普教育融入日常看护,以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为核心,引导孩子们亲手触摸科学原理,见证知识在指尖“活”起来的神奇时刻。玩转科学,不一样的暑期托管班,播撒探索创新的种子,打造别样科学假期!

  探索远古生物的奥秘

暑期托管1

  远古时期的地球是怎样的?恐龙是什么样的?一场古生物博物馆的沉浸式科普研学活动,让14所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一一揭开谜题。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带领孩子们穿越到远古时代,讲述着地球上亿万年前发生的故事。在达尔文实验站,小朋友化身地质学家,用专业工具在放大镜下发掘三叶虫的秘密;博物馆光影时刻,小朋友戴上3D眼镜,体验了一场奇趣的恐龙王火山之旅。

  本期暑期托管班打造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是古生物知识的研学之旅,也是益智竞技的探索之旅,更是健康快乐的运动之旅,吸引了260余名职工子女报名参加。

  迷你小台灯

暑期托管2

  “老师,为什么按下开关台灯就会亮?”22所暑期托管班科普活动课上,孩子们认真提问,专心听讲。老师通过实验生动讲解着电路的原理。“电路就像一个水循环系统。电源就像水泵,提供能量让水流动;导线就像水管,电流通过导线;用电器就像水轮机,水流转动水轮机发电,电流通过用电器让它工作,就让灯泡发了光。开关就是水龙头,可以控制水流的开和关。就这样,当开关打开时,电流就能顺利地流经导线,经过用电器,再回到电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22所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为期一个月,共计28名职工子女参加。通过学玩结合的课程安排,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暑期无人看管的“神兽”们玩得开心、学得用心。

  会动的“传动猫头鹰”

暑期托管3

  在会动的“传动猫头鹰”课堂上,23所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利用基础而强大的机械原理,通过直观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皮带如何巧妙“搭桥”于两个轮子之间。当主动轮转动,摩擦力如何神奇地“拉”动从动轮。这就是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生活中自行车、洗衣机和工厂机器运转的秘密。

  23所第三届爱心暑托班为期8周,共接收职工子女50余人。托管班将安全保障和温馨托管放在首位,全方位守护职工子女身心健康。

  小风扇大智慧

暑期托管4

  “为什么风扇可以自动摇头?”36所暑期托管班科普课是对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拆解教学,小朋友提出的问题,都在老师的实验中找到了答案。“摇头风扇里有个摇头结构,由减速齿轮、连杆和摇头控制装置组成。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转动,通过连杆把动力传给摇头结构,风扇就可以自动摇头。”

  本次科普课堂将生活现象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实验,共吸引70名职工子女踊跃参与,特色创新的科普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探索和创新的种子。

  小机械爪大世界

暑期托管5

  “老师,为什么按下针管,爪子就能动起来?”在38所的暑期托管班液压机械爪制作课上,孩子们的好奇心被点燃。“当压缩空气推动连杆结构,纸板制作的机械爪灵活开合,抽象的物理原理瞬间生动起来。就像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打针筒推药水一样,空气‘推’着连杆动啦!”老师用生活实例揭晓液压的奥秘。孩子们专注拼接每一个部件,空间想象力在指尖悄然生长。

  平衡的魔法、微观世界的惊奇……暑期托管班变身为奇妙实验室,这里没有枯燥的习题,只有土豆塔的摇晃、机械爪的张合、西瓜虫的蜷缩,鲜活的科学瞬间,为孩子们点燃科学梦想。

  发现世界的奇妙

暑期托管6

  50所的暑托班科普课堂上,老师精心挑选的视频内容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倒水成冰”视频中,液体从容器倒出的瞬间凝结成晶莹的冰晶,老师结合温度变化图通俗讲解“超低温下物质快速凝固”的原理。“无人机飞行原理”视频,旋翼转动带动无人机升空、转向,老师用“鸟儿扇动翅膀产生升力”作类比,讲解旋翼转速差异如何控制飞行方向。 孩子们主动思考不断提问:“如果想让‘倒水成冰’的冰晶更厚,该怎么做?”“无人机在山区飞行,哪些地理因素会影响信号?”

  课程通过“观看视频+原理讲解”的形式,吸引了15余名职工子女参与,让孩子们在暑期开启一场融合科学与地理的探索之旅。

  神奇的光电

暑期托管7

  53所举办的“体验营•光电家年华”活动,带领56个职工家庭160余位“大朋友”和“小朋友”,参观学习了激光的发展史、激光应用、相关实验演示以及全息照相的光学原理、全息产品演示和趣味互动。通过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内容,近距离感受科学氛围,开启沉浸式体验。引导孩子们更深层次了解光电事业,为孩子们种下科技强国的启蒙种子。

  孔明灯的奇妙之旅

暑期托管8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军师,名叫诸葛亮……”电科太极艾嘉幼儿园举办的“孔明灯奇妙之旅”科普活动上,孩子们通过故事和科学实验,探索着一千年前信息传递的奥秘。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盏盏缩小版、绝对安全的“孔明灯”模型从孩子们的手中缓缓升向天空。“看!我的灯飞起来啦!”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直观感受了热空气上升这一简单却神奇的科学原理。

  人体导线

暑期托管9

  电科芯片多功能活动中心化作奇幻的科学剧场,北大物理学院师生为“芯未来”暑期托管班82名孩子设计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学奇旅。孩子们化身“人体导线”手拉手传递电流“隔空点灯”,顶着“静电爆炸头”互相欢笑,此起彼伏的“哇”声如跳动的音符奏响科学交响曲。这种将晦涩理论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让科学理论变得生动鲜活。

  2025年电科芯片“芯未来”暑期托管班预计服务150名职工子女,开设7类兴趣课程,北大物理学院带来12项趣味实验,将高端科研资源转化为童趣课堂,打造“科技+教育”托管新范式。

  有趣的声音

暑期托管10

  电科数字(32所)暑托夏令营第一课“有趣的声音”开讲了。课堂上,老师用扭扭棒教小朋友缠绕在食指上,制作出一条可爱灵动的小蛇。紧接着,老师让小朋友在纸杯口剪出一个小口,纸杯倒放,于倒扣的纸杯上侧摆放好小蛇,并对着小口喊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纸杯上侧的小蛇被震得动起来,沿着纸杯底部凸起的边沿,转起了圈圈。

  小朋友们好奇地提问,“为什么小蛇会动?”老师不断引导小朋友主动提问,直到引出“声音由振动产生”这一原理。小朋友们通过生动的手工制作,直观地感受到了声音能产生振动,以及因为振动就产生了声音的道理。

  机器人来啦!

暑期托管11

  在一阵“哇塞”声中,一段机器人的载歌载舞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这是电科天奥、10所2025年“蒲公英”暑期训练营的托管课堂。清华大学的宾果机器人搭载WRC世界机器人大赛专用程序,让孩子们实际感受编程机器人课程的魅力。课堂上,老师讲解了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编程原理,用积木式编程软件演示如何让机器人移动、发光、完成任务。孩子们分组合作,有的搭建机器人模型,有的在电脑上编写程序。

  本次活动共有120余名孩子参与,通过 “搭建 + 编程” 模式,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让科技启蒙更具实践性。

暑期托管12

  电科国际暑期托管班也开展了机器人课程,“两步完成机器人设计”科普课带领孩子们走进机器人的奇妙世界。课堂上,老师生动讲解了机器人的组成: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是传感器,“运动器官”是执行器,“大脑”是处理器。而设计机器人只需两步——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孩子们通过具象联想完成了对抽象概念的第一次 “解码”。

  本次活动有 15 位小朋友参与。课程通过拆解步骤、结合生活案例,将复杂知识简化,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暑期托管13

  产业基础研究院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什么是智能机器人”科普课。老师将机器人拆解为身体(机械结构)、眼睛(传感器)、大脑(AI芯片)三大部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功能以及构成。在讲解机器人如何变得像人一样“智能”的过程中,他引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机器人,如春晚上亮相的扭秧歌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快递配送机器人、电站巡检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等。

  参与活动的30多名职工子女看着这些功能各异的机器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对科技的神奇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非遗遇上潮流

暑期托管14

  华录2025年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带领孩子们走进非遗的世界,通过实地感受青花瓷、敦煌鼓绘、纸扇、唐三彩、浮雕、宋锦珍珠画等非遗文化,让博物馆里的标本,变为可参与的生活设计。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体验暑假的充实快乐。华录将不断优化提升托管服务质量,全力推进暑期托管班有序进行,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们安心到岗,用心工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