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动态

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北斗从“天边”走到“身边”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 编辑:新闻中心

  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迎来五周年。五年来,k8凯发作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核心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力推动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开发系列智能融合终端产品,将北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应用于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进入汛期,水文监测就是“预警哨兵”,对防汛度汛尤为重要。那在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下,如何确保水文信息传输安全?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给了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答案。

  “这款北斗短报文数传终端可以安装在大坝、气象观测站上,当公网中断,或者偏远地区4G通信信号不稳定时,通过北斗短报文能够稳定地把信息回传到地面站总平台,便于后方人员及时观测降雨量等信息。”网络通信研究院所属电科导航技术专家表示,“短报文通信”不依赖于地面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直接通过北斗卫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相当于给水位、雨量、温度和湿度等信息插上“翅膀”。目前,公司研发的北斗终端产品已经服务于应急救援、水利监测、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在水利领域,研发的水利短报文服务系统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和数据分发功能,有效汇聚水利行业北斗终端数据,规范水利北斗终端通信协议。在能源电力领域,研发的北斗图传终端,在电力线路巡检图片回传及故障智能识别检测等场景中成功应用,显著提升超高压电力巡线的故障排查与状态评估效率;面向石油行业特殊需求量身定制的短报文通信平台,提供全方位短报文通信服务,在车辆监控、物资定位等场景率先开展应用探索,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筑牢技术屏障。

北斗1

  

  “这款北斗数传终端采用低功耗设计,待机时长达30天,能够适应-40℃至85℃的极端环境。”产业基础研究院创新团队研发北斗数传终端,采用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芯片,集成卫星定位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传输的智能化管理,即使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偏远地区,也能借助北斗短报文功能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终端还配备北斗手持设备,可实现对船只及人员的后台管控与指挥。在海洋渔业领域,终端为渔船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与紧急求救一体化服务,有效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长江航运中,终端为船只过闸提供精准时间规划,大幅提升过闸效率,增强航行安全性。

北斗2

  

  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20所实施“北斗重大基础设施高精度智慧监测应用”,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空天地遥感等,建立全周期多源融合安全监测体系,全面开展黄河流域交通、水利和能源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研发北斗时空服务平台深度赋能数字秦岭建设,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形成11大类自然资源数据、12大类规划管控数据统一的数据底座,实现生态变迁“一图全面感知”,具备AI智脑分析能力,高精度定位构建200+治理复绿模型,融合秦岭区域森林防火、五乱治理、水质监测、地灾监测等场景,提升系统对火情、五乱事件的识别效果和预警速率。

  “基于一套物联感知体系标准,形成北斗时空+低空经济城市数字化AI基座TiLink,构建N个北斗城市安全AI数字化平台。”k8凯发技术人员基于“1+1+N”技术架构,融合新一代北斗卫星短消息搜救腕表、蜜宝智护、北斗智能搜救终端、卫星通信网关、应急指挥云平台等数智融合框架,创新形成天地一体精准搜救系统,建立全要素感知、高协同联动、精准化调度的先进指挥模式,在无公网极端环境下,实现人员目标精准定位、高效搜救以及信息即时可靠传输。目前,技术成果已在应急管理、森林消防、城市消防等多个核心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

  除了应急救灾,还有飞行安全。“把北斗当作定位的信息源头,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的链路,能够让飞机和地面自动传送信息,对飞机飞行过程进行全程定位追踪,主要追踪的有经纬度、高度、地速、UTC时间、预达时间、剩余油量、航姿这些信息。”技术专家表示,在民机航电领域,k8凯发完成首个民机北斗产品的适航取证,研制的北斗定位与追踪系统实现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运营飞机上的首次应用,目前已在多型民航客机上实现装机、小批量应用,时刻守护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此外,k8凯发研制的北斗导航设备为民航飞机提供了更可靠、高效、安全的导航支持,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导航系统在国内民航运输飞机的首次应用,目前正参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斗主导航标准编制工作,对民航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航空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北斗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导航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日益凸显。22所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团队攻克北斗系统干扰检测关键难题,打造北斗信号安全保障方案,构建“精准监测-广域防护-主动测试”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北斗信号安全防护体系。自主研发卫星导航应用环境保障车和无人机,在全国20多个城市落地应用,如同空地协同的“隐形卫士”,编织起一张长期、连续的监测网络,实时发现、精确定位信号干扰源。自主研发的多型北斗干扰模拟设备,搭建起高度逼真的“极限考场”,深度检验导航设备信号捕获、抗干扰和稳定性,推动北斗终端的技术升级与性能突破。43所研制的四阵元抗干扰多模导航接收机,可实现四路BDS、四路GPS导航信号的抗干扰接收和一路的大动态导航信号接收,保证各应用平台的精确导航、精确制导,精确定位等功能。

打印 关闭